【PPT】鼻及鼻竇影像診斷 陳燕萍 - 醫學(xué)資源下載
				2013-07-23 05:00
    				閱讀:370
    				 來(lái)源:愛(ài)愛(ài)醫
    				    				責任編輯:愛(ài)愛(ài)醫資源網(wǎng)
				
				[導讀] 【PPT】鼻及鼻竇影像診斷 陳燕萍 - 醫學(xué)資源下載 資源作者:老駱駝 資源分類(lèi):醫療影像 - x線(xiàn)/CT/MR 資源屬性:PPT 資源售價(jià):2 愛(ài)醫幣 資源大?。?.21M 關(guān)注入數:567 人次 
			 
			 			
			【PPT】鼻及鼻竇影像診斷 陳燕萍 - 醫學(xué)資源下載 
資源作者:
老駱駝 資源分類(lèi):
醫療影像 - 
x線(xiàn)/CT/MR 資源屬性:
PPT 資源售價(jià):2 愛(ài)醫幣 
資源大?。?.21M 
關(guān)注入數:567 人次 
評論人數:0 人 
下載人數:47人 
上傳日期:2012-09-06 17:21:21 
【ppt】鼻及鼻竇影像診斷 陳燕萍椎間盤(pán)病變的影像學(xué)診斷
一、X線(xiàn)檢查 
華氏位(Water氏位):
柯氏位(Caldwell氏位):
側位:與頭顱側位相同,用于顯示蝶竇、蝶鞍、
        前中顱凹、鼻咽、鼻骨。
顱底位:主要用于顯示蝶竇和后組篩竇。
特殊檢查包括體層檢查和造影檢查,極少應用。
一、X線(xiàn)檢查 
華氏位
(Water氏位):
頂刻位
  顯示上頜竇、篩竇、額竇和鼻腔。
一、X線(xiàn)檢查 
 柯氏位
(Caldwell氏位):
 眼眶正位
 鼻頜位
  主要用于顯示額竇和前組篩竇。
一、X線(xiàn)檢查 
側位:與頭顱側位相同,
用于顯示蝶竇、蝶鞍、
  前中顱凹、鼻咽、鼻骨。
二、CT 
     1 橫斷面掃描:
      掃描線(xiàn)與聽(tīng)眥線(xiàn)相平行,掃描范圍包括
      額竇上緣至硬腭,層厚/層距=5mm。
   2 冠狀面掃描:掃描線(xiàn)與聽(tīng)眥線(xiàn)相垂直。
   3 增強掃描:血供豐富的病變,眼眶顱內侵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4 同時(shí)采用軟組織窗及骨窗      
三、MRI 
     1  病人準備:去掉假牙
   2  線(xiàn)圈選擇:頭部線(xiàn)圈
   3  層厚及范圍:5mm, 自硬腭至額篩竇
   4  掃描方向:橫斷面最常用,冠狀面顯示上
       下竇壁及病變上下方向延伸較好,矢狀面
        顯示蝶竇病變較好
   5  掃描序列:T1WI顯示解剖結構好,T2WI
        顯示病變特性較好
   6  增強掃描:鑒別腫瘤與炎癥,腫瘤顱內侵犯
鼻:外鼻:軟骨
      骨性—鼻骨,上頜骨鼻突,鼻額縫、鼻上頜縫
    鼻腔 :梨形,鼻中隔分為兩半
      內:鼻中隔—前軟骨,后上篩骨垂直板,
                   后下犁骨和腭骨的鼻嵴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外:鼻甲,鼻道。上蝶竇及后組篩竇,中前    
          組篩竇、額竇鼻額管和上頜竇,下鼻淚管
      頂:篩骨篩板
            底:前上頜骨腭突,后腭骨水平板
鼻竇:
 ①上頜竇(maxillary sinus)
 ②篩竇(ethmoid sinus)
 ③額竇(frontal sinus)    
 ④蝶竇(sphenoid sinus)
 形狀、大小氣化個(gè)體差異大
 初生嬰兒:上頜竇和篩竇
 3歲時(shí):額竇、蝶竇始出現
鼻竇竇腔透明,粘膜不顯影,竇壁邊緣清晰、銳利。
鼻腔透光,鼻中隔為縱行致密條影。
上鼻甲較難顯示,中鼻甲較垂直,下鼻甲彎卷。
二、CT
  1 鼻腔:由鼻中隔分為左右兩半,兩旁可見(jiàn)鼻甲 
          及其表面粘膜,冠狀面顯示鼻甲及鼻道  
          最佳
  2 鼻竇:可見(jiàn)光滑完整骨壁及分隔,粘膜菲薄而
          不顯影,竇腔內充滿(mǎn)氣體。竇腔大小及
          形態(tài)變化較大。
  3 鼻甲、鼻竇粘膜為等密度,增強后強化明顯 。 
  版權聲明:
  本站所注明來(lái)源為"愛(ài)愛(ài)醫"的文章,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,非經(jīng)授權不得轉載。
  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且明確注明來(lái)源和作者,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(gè)人可與我們
  聯(lián)系zlzs@120.net,我們將立即進(jìn)行刪除處理